你的位置:ng体育官网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3:51 点击次数:165
舌癌术后发麻发胀是许多患者面临的常见问题,这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对舌神经、舌咽神经或舌下神经的损伤所致。所以,舌癌术后发麻发胀吃什么药,有副作用吗?
盐酸度洛西汀是一种可用于治疗神经痛的药物,它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。然而,服用此药时可能会出现失眠、头痛等不良反应,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禁用。
甲钴胺则适用于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,如巨幼细胞性贫血。此药物可以促进叶酸吸收利用,进而改善营养不良状态。但使用时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,对甲钴胺过敏者应禁止使用。
维生素B族药物也是常用的神经营养药物。维生素B1可辅助治疗周围神经炎,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,在能量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。但口服制剂易被氧化失效,须密封保存。维生素B6有助于维持皮肤、黏膜正常完整性,但不宜长期过量使用,以免引起神经精神系统症状。维生素B12则参与红细胞的生成及脂肪、蛋白质的代谢,使用时同样需注意观察过敏反应。
展开剩余74%在中医理论中,舌癌术后发麻发胀可能与气血不畅、经络阻滞有关。中医认为,通过调理气血、活血化瘀、舒筋通络等方法,可以缓解症状。虽然题目要求不提及针灸和按摩,但值得一提的是,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从患者全身状况出发,通过辨证施治,达到阴阳平衡、气血调和的状态。
中药调理在舌癌术后康复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。通过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等中药成分,可以有效缓解舌癌术后疼痛、肿胀等不适症状。同时,中药还能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,加速手术创口的愈合过程,为伤口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,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,缩短恢复时间。
此外,中药调理还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,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,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。通过健脾和胃、滋阴生津等中药调理,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,缓解因手术造成的口干舌燥等不适感,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“三联平衡”抗癌理论,是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,并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,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先人的基础上,总结出“三联平衡”学术理论,在实际的诊治过程中,抓住癌症患者的关键病机“虚、瘀、毒”,结合恶性肿瘤不同的治疗阶段,灵活运用扶正和祛邪的策略,兼顾患者局部(肿瘤)和整体(身体状态),短期疗效和长期调养的有机统一,从而达到改善预后,降低癌症复发转移风险,提高远期疗效的目的。
非遗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始于嘉庆辛酉年(公元1801年),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,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。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《袁世医方》中,详细记载了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。涵盖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、制作技艺,剂型包括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,以及药酒、药膳、药茶、药醋、药粥、药饼等食疗方,多达190余首,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。
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舌癌真实案例分享:
朱某某,舌癌,2017年1月5日,周口西华县
患者2013年5月因舌体溃烂且久治不愈于6月7日查出舌体肿块,随后手术切除确诊“左舌体鳞癌”。放疗1次后未进行其它治疗。2016年6月因牙痛就医,拔牙后舌体肿大,进食即痛,怀疑复发。医院建议继续西医治疗,患者因术后生存质量下降,进食困难,身体变差,拒绝治疗,随即2017年1月5日就诊袁希福老中医处。初诊时,患者精神差,面色萎黄,体重仅74斤,服药后约一年左右,觉症状平稳,疼痛较前好转。继续巩固用药,2019年,2020年,2022年回访舌体时不时肿胀,疼痛会有反复,但整体平稳,未见明显异常。2023年6月21日继续巩固,自觉较前好转。
舌癌术后发麻发胀的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缓解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同时,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舌癌术后康复提供了独特的优势,值得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和探索。
发布于:河南省